水質監測的輔助系統在使用時需要注意什么
點擊次數:808 更新時間:2019-12-26
水質監測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值、電導率、懸浮物、溶解氧、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等;另一類是一些有毒物質,如酚、氰、砷、鉛、鉻、鎘、汞和有機農藥等。采用的儀器是水質監測系統,可應用于水資源循環利用的各個環節,實現對飲用水及生產、生活污水水質的實時連續監測。該系統在及時掌握水源地水質狀況、預警重大或突發性水質污染事故、保障飲水安全、控制污水達標排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水質監測系統一般包括取樣系統、預處理系統、數據采集與控制系統、監測分析儀表、數據處理與傳輸系統及輔助系統,接下來主要講一下輔助系統。輔助系統的設計主要是為了保障水質監測系統的連續穩定的運行,它需要根據現場情況的變化而作相應的調整。總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1)管路的清洗:由于管路中殘留的污垢以及因此而孳生的藻類會對水樣造成污染,所以需要對管路進行定時定量的清洗,清洗的方式和內容多種多樣,目標都是為了保證水樣的真實性和代表性。
(2)電力的保障:電力的穩定直接關系到儀表分析的準確性和連續性,因此首先盡可能選擇穩定的交流電網以供接入;其次,在交流電進入系統前,需要對電流再次整流,以便應對突發性電流不穩情況的發生;后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配備后備電源以供停電時正常運行。
(3)預防雷擊:防雷主要分為站房防雷、電源防雷和通訊防雷,當遭遇雷擊時電流首先擊穿防雷器以達到保護儀表及系統設備的目的。這一點在雷雨多發的地區尤其重要,當發生雷雨后工作人員要盡快檢查防雷器的狀態,如損毀要及時更換。
(4)調節溫濕度:適合的溫度和濕度對于儀表的穩定運行也很重要,這部分功能主要由空調和除濕設備來實現。